首页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旅游华商IP电视纸媒滚动
2015-01-10 11:08: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1月10日电 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于1月8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作为2015年中国首个“主场外交”,中拉论坛受到了外界的高度关注。
香港《文汇报》分析认为,中方将拉美看作“潜力股”,拉美将中国看作重大发展机遇,很多国家都想搭中国的快车。双方天然地选择各自为合作伙伴。不过,美国无需以“后院被抄之心”揣测中国的目的,因为中国之所以受到拉美国家的欢迎,是良性的经济多元化过程。这既对拉美有利,也对美国有利。
中拉发展势头强劲 合作已迈向机制化
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7月出访拉美四国,提出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之后举行的首次中拉大规模性官方会议。
香港中评社指出,从出席会议官员的高级别以及拉美国家的参会积极性可看出,中国与拉美国家都极为重视此次会议。尽管中拉论坛在2014年7月才成立,但短短半年时间内就召开首届部长级会议,且规模如此庞大,这足以显示出这一新兴组织的蓬勃发展势头。
在拉美逾四十名部长级高官的注目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拉论坛开幕式讲话中强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今后一个时期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这将给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增长机遇、投资机遇、合作机遇。
习近平亦指出,中拉要共同努力,实现10年内中拉贸易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中国在拉美地区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500亿美元的目标。
香港文汇报分析认为,中拉论坛标志着中拉整体合作迈向机制化。香港《大公报》指出,中拉论坛这种机制的成功也与成立刚满三年的拉共体密切相关。拉美地区的政治和历史多样性,拖累了拉美区域合作机制。如果缺少拉共体这样的地区组织,中国很难与拉美国家进行整体对话与合作。
中拉发展形成相互倚重格局
近年来,中拉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拉在各自发展战略中相互倚重的格局日益凸显。港媒分析指出,一方面原因是中拉之间相互比较优势越来越明显,经济互补性逐步加强;另一方面在于双方高层领导的直接推动。
香港《大公报》分析指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是在中国频频遭遇发达国家市场进入壁垒的背景下,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互补合作的客观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想塑造一个更加平等公正的全球秩序,中国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与合作。
然而,有部分西方媒体担忧称,中国与拉美国家强化合作,是中国野心勃勃的全球战略的一部分,这种合作令美国不安。对此,香港《成报》援引专家的话驳斥称,强化中拉之间的互利合作才是中拉论坛建立的目的,而非所谓的“打入美国后院”说法。“我们和拉美发展关系,是适应当前区域化的潮流,寻求共同发展。”
香港《文汇报》评论认为,中拉有着相同的发展任务,也有着相同的历史命运,对一些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也相似。中方将拉美看作“潜力股”,拉美将中国看作重大发展机遇,很多国家都想搭中国的快车。双方天然地选择各自为合作伙伴。
因此,美国无需以“后院被抄之心”揣测中国的目的,因为中国之所以受到拉美国家的欢迎,是良性的经济多元化过程。这既对拉美有利,也对美国有利。
2015中国外交从顶层布局 逐步实现“新常态”
2015年中国的外交开门红从中拉亲近开始。中国和远在西半球的中拉国家走得近并非是一时兴起,其背后反映出中国整体外交布局。
在去年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指出,要切实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把中国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如此一来,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举办的中拉论坛和中非论坛,就是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的最佳实践平台。
香港《大公报》分析指出,与内政领域注重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等顶层设计一样,习近平在外交领域同样从顶层设计入手。除了亚信峰会、APEC峰会等主场外交之外,习近平几乎每次出访都安排有集体会晤的内容,包括去年7月中拉领导人首次集体会晤,11月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等等。
然而,除高层间的直接接触,中国更重视常态化合作机制的建设。中拉论坛标志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机制实现全覆盖,完成了对各地缘板块的拼图,中国与东盟、非洲、阿拉伯国家、太平洋岛国、拉美都拥有了对话合作机制。这也是中国外交的“新常态”。
主场外交 机制化 拉共体 中拉论坛 经济合作 美国 拉美 中国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