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記憶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旅游華商IP電視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香港>>時政·熱點>> 正文

滬港通首日緣何滬強港弱 外資對A股虎視眈眈

2014-11-18 09:51:00|來源:新華網|字號:

  “一買入就顯示虧損超過4%,這次虧大了!”11月17日下午,一位港股通的個人投資者告訴記者。

  該投資者向本報記者展示的買賣頁面顯示,在買入委托的增強限價盤當中,顯示參考匯率是每港元兌換人民幣0.80798,而在賣出委托當中,參考匯率顯示則是0.77324。

  不過這一“參考匯率”引發的巨額匯兌損失之憂,最終被証實是虛驚一場。

  上海証券交易所(財苑)(財苑)(下稱“上証所”)昨日(11月17日)晚間公布的數據顯示,實際結算匯兌比率則為買入0.79143與賣出0.79017,並未出現之前市場測算的5%左右的巨大價差。

  截至11月17日13時57分,在“北上”資金主導的滬港通首日表現中,滬股通每日額度已經用盡﹔相比之下,直到昨日(11月17日)收盤,港股通額度余額還有87.32億元,全日只是買入成交了17.72億元,賣出成交0.84億元。

  除了上述匯兌成本外,業內人士認為,內地投資者對香港市場有熟悉的過程,這也造成了“南下”資金不多﹔而對境外投資者而言,其對A股早已“虎視眈眈”,A股交易成本的低廉也對其有極大的吸引力。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滬港通首日“滬強港弱”(“北熱南冷”)的現象。

  兩地交易成本差異

  昨日(11月17日)9時30分,滬港通正式啟動,兩地証券市場實現聯通。但在滬港通首日,滬股通130億元的額度在13時57分就已用罄。相比之下,“南下”買港股的港股通反應相對冷淡,105億元的額度僅用了17.72億元,不到全日額度兩成。

  昨日(11月17日)上午在滬股通額度用盡之前,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市場交易過程中,在額度用完前就一直在考慮下一步怎麼走,要把市場整體運作所有的方方面面考慮周到,過一段時間,在更多信息和數據出來后會才會有綜合評估,未來額度怎麼處理會早日公布。

  交易成本差異較大,被認為是滬港通開通后兩地額度使用差異的重要原因。造成這種差異的因素,包括港股通額外的匯兌成本、港股雙邊印花稅(A股是單邊收印花稅)、券商佣金差異等。

  比如開篇所述自稱“一買入就虧大了”的投資者,他反映的問題核心即是匯兌成本。根據上証所網站信息,港股通的參考匯率買入價為0.76710,參考匯率賣出價為0.81450,6%的差價令不少投資者感覺“躺著虧錢”。不過,上証所昨日(11月17日)回應記者稱,參考匯率並非用於實際結算。

  上証所稱,由於港股通交易為港幣報價、人民幣結算,而境內券商對投資者實施前端控制,投資者交易前須事先全額繳納相關資金,故港股通業務中需事先設定參考匯率,主要用於券商交易前端預凍結資金,而非用於實際結算。為避免當日匯率波動給市場帶來的結算風險,其取值范圍覆蓋了歷史上的最大單日波動范圍,目前其取值為T-1日末離岸市場港幣對人民幣即時中間價的±3%。

  而上証所昨日(11月17日)晚間公布的數據顯示,實際結算匯兌比率則為買入0.79143跟賣出0.79017,並未出現巨大價差。

  香港匯業証券策略分析師岑智勇(財苑)(財苑)對本報記者稱,內地投資者買賣港股通標的,買賣都要經過匯率兌換的程序,而其中的差價不低,增加了投資者的投資成本,出現“未見官先打三十大板”的情況,降低了投資者“南下”的興趣。

  然而,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上証所公布的買賣兌換價差在0.16%左右,對於中長期持股不動的投資者來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圍。

  相比之下,由於滬股通用人民幣結算,在香港買入A股隻需投資者擁有離岸人民幣即可,兌換主要參照香港財資市場公會公布的人民幣兌港元離岸匯率,買賣股票過程中並沒有兌換成本。此外,多家香港銀行和券商都開出了初期“零佣金”的優惠條件爭奪客戶,這都使得香港投資者買賣A股成本遠低於內地投資者買賣港股的成本。

  就港股通交易佣金而言,各大券商都有不同的標准,國金証券推出了比A股交易還要低的萬分之一點五,平安証券也推出了萬分之三的港股佣金﹔不過據本報記者了解,不少券商的港股通交易佣金還是高於A股,華南某知名券商營業部人士就稱,港股通交易佣金可以在萬分之八,而A股最低可以調到萬分之三。

  印花稅稅率方面,盡管內地和香港都是千分之一,但對港股投資者而言,“買賣雙方均須繳付”,又是一大成本,而內地A股隻需賣方交付。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對此認為,印花稅對所有投資者一視同仁,應該不會影響投資價值及投資意願,並不影響市場中長線價值,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著雙邊征收的情況。

  外資對A股“虎視眈眈”

  業內人士認為,除了港股通交易成本較高的原因外,不同於早已覬覦A股市場已久的境外投資者,內地投資者的觀望情緒也是滬港通首日“滬強港弱”的原因之一。

  華泰証券研究所高級策略分析師姚衛巍就對本報記者稱,由於內地投資者對港股及其交易規則需要熟悉的過程,因此首日額度使用量非常少,預計未來會逐步增加。溫天納也認為,目前“北上”資金將主導滬港通,“南下”的資金量有待觀察,估計較為慢熱,因為內地投資者熟悉港股有一個過程。

  另一方面,現在的“北熱南冷”還與環球市場氣氛有關。溫天納稱,畢竟A股是首次開放,港股卻早已是國際市場,再加上人民幣額度、稅務優惠等政策輔助,A股由此更加吸引投資者,而不少QFII投資者會轉倉至通過滬股通買賣,也造成滬股通額度緊張。

  岑智勇則對本報記者稱,外資及香港資金早已對A股興趣濃厚,所以能一開通便入市,“北上”額度使用情況理想、與預期相當,估計更多是機構投資者在帶動。

  鑒於許多投資者在初期都採取“等等看”的態度,隨著時間推移,市場預計額度使用量將上升。瑞銀集團預計,滬港通北向交易資金流在最初可能更活躍的原因,包括明年6月A股可能會被納入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序列,因此境外基金有動機投資A股﹔北向投資者資金成本比南向投資者更低﹔北向交易每日及整體額度大於南向交易﹔中國很多高淨值散戶或已持有規模不小的境外股票。

  李小加:“上座率”完全不是重點

  “不想為‘深港通’做仔細的揣摩,不是‘是否做’的問題,肯定是‘何時做’的問題。一旦有了決策,就會告訴大家。”昨日(11月17日),李小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兩地在不用大規模地改變自己的市場結構和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就有可能引進大量的投資者。

  李小加表示,中國的資本要崛起,不可能全部留在國內。將來一定是中國資產的重新平衡,但是這麼多的錢一下子放出去,是不符合中國利益的。通過滬港通的模式,中國的資本可以依賴中國的法律、監管、清算結算體系、券商服務體系和交易所,在中國的時間段裡面,這一次是投港股,將來可能還會拓展到固定收益、期貨等其他產品。這個模式闖出來以后,港交所和香港不再是帶著錢進來的角色,而是迎接錢的到來,把世界的產品帶進中國的家門。

  “滬港通是一項長期制度安排,它連通了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對於我們這樣的‘修路者’而言,滬港通開通首日首周甚至首月的上座率完全不是我們的關注重點。我們最關注的指標是滬港通列車的安全指數和舒適指數。”李小加還對媒體稱。

  從更大的角度而言,政界、學界和商界對於滬港通的關注點之一還在於其對資本賬戶開放的撬動。業內人士普遍預計,滬港通下一步可能在目前的額度上放得更開,將“閉環”一點點打開。

  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表示:“從國際貨幣發展的歷史來看,貨幣可兌換進程往往伴隨著貨幣國際化的進程。無論是現在的滬港通,還是未來可能出現的‘滬倫敦通’、‘滬紐約通’以及上海自貿區自由貿易賬戶的各項探索都為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可兌換提供了前提和必要的縱深。”

(責編:邢若宸)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港通,港股,券商佣金,証券策略,A股市場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滬港通正式開通:香港上海同時敲鑼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感動歷史的蘇聯紅軍女戰士驚艷絕美照曝光

河南三門峽監獄搬遷 押送犯人場面壯觀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