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7 09:16:33|來源:華西都市報|字號:
□李曉亮(華西都市報評論員)
“港鐵撞死流浪狗”事件,港鐵高層又有回應,承諾向公眾及流浪狗道歉,並表示將成立專責小組調查事件。由這隻被碾壓致死的流浪狗引發的網絡怒潮,已持續3天。
雖任何調查取樣都難做到全覆蓋,但哪怕隨機抽樣,也有其特定代表性。就如港鐵碾死一條狗,就引來數萬網民聲討,甚至有極端者臥軌“要挾”,終致高層出面道歉,承諾徹查一樣。這事兒,若發生在內地,估計最多微博熱鬧轉發一下也就過了。
為何港鐵撞死一隻流浪狗,掀起的輿論浪潮會如此持續數日,澎湃不息?為何,內地網友覺得那些抗議示威的香港網友是有些“反應過度”?或許隻因雙方所處的具象的時空語境不同,而觀感各異。類似例子,最有代表的就是不久前內地女童在港當街便溺所引發的口水戰。
糾結於身份論,有質量的公共說理就很難展開。沒有嘗試著耐心的帶詮釋性的理解,上來就是過多主觀的批判式論述。那無論你講的東西多有道理,溝通對話效果,也是很差的。
回到港鐵事件,新聞跟帖置頂評論中“矯情虛偽”頻度就非常高。那麼設身處地想一下,那些不惜冒險“臥軌”,也要為一隻喪命的狗討說法的行為,是否有些過激過度,上綱上線,借題發揮了呢?如果是,那這種忍不住“過激”的原因又何在呢?
不在香港的人,可能沒有切膚之感。倒是香港媒體人梁文道先生之前一篇文章裡,提到過類似的問題。他說內地有記者和他談起香港人的焦慮,問“近來港人變得這麼焦慮,有這麼多麻煩,是不是因為香港人失去自信,所以才有這許多不滿?”
當然他也未能在一篇短文裡為港人焦慮症開出“百憂解”藥方,只是指出諸如“香港媽媽買奶粉、香港小孩上小學的難題”,就客觀擺在那兒。那麼,在看到數萬香港網友為一隻狗掀起的滔天怒潮中,是否隱性裹挾著對種種現實困頓的惱怒與憤懣,以及夾雜著對解題不力的強烈不滿的民意訴求?
不幸的是,港鐵作為“巨無霸”的公共交通運輸機構,似乎不單反應遲鈍毫無危機公關意識,反而三改其口、卸責推諉再三反復,不吝向人展示其官僚推搪、漠視民情的一面,而這又很難不在“小黃狗之死”的網絡怒火上澆上一瓢烈油。
怒潮 流浪狗 臥軌 反應過度 百憂解